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“东南西北中”、“金木水火土”和季节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对应关系,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五行之义》记载:“木居东方而主春气,火居南方而主夏气,金居西方而主秋气,水居北方而主冬气。”
“金居西方而主秋气”,因此我们一般称秋天为“金秋”,西风也一般指秋风。
“东风”、“西风”都是诗中的常客,自古至今含有“西风”的诗句很多,那其中最经典的是哪10首?如何排名?本文即将揭晓谜底,分享精品好诗和大家一起欣赏,为生活增添诗情画意。

第10名 “江水漾西风,江花脱晚红”
此句出自北宋王安石的《江上》
江水漾西风,
江花脱晚红。
离情被横笛,
吹过乱山东。
这是一首五言绝句,当时王安石变法失利,被迫辞去相位退居金陵,于某日游长江触景生情、有感而发。
此诗抓住江水、秋风、江花等江上特有的景物,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秋色,情景交融中抒发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

第9名 “西风满天雪,何处报人恩”
此句出自唐朝齐己的《剑客》
拔剑绕残樽,歌终便出门。
西风满天雪,何处报人恩。
勇死寻常事,轻雠不足论。
翻嫌易水上,细碎动离魂。
这首诗塑造出一位磊落豪勇、慷慨豪迈、快意恩仇、不畏死难的剑客形象,作者认为这位剑客超过刺秦王的荆轲。
“西风满天雪,何处报人恩”满是秋风肃杀的气氛,与剑客的形象很匹配。

第8名 “往事分明似梦中,敝衣破帽立西风”
此句出自明朝戴良的《秋思》
往事分明似梦中,
敝衣破帽立西风。
河流不为愁人计,
势逐长江日夜东。
这是一首七绝,对比手法运用的精妙。此诗将人世和自然进行对比,通过大河、长江无喜无忧、日夜东流,反衬世事的无常与无奈,充满凄凉萧肃之情。

第7名 “西风叶叶梧桐冷,开尽庭前白鹤花”
此句出自宋朝张蕴的《秋思》
暑退凉生体气佳,
卷帘听雨感年华。
西风叶叶梧桐冷,
开尽庭前白鹤花。
这是一首七绝。史上《秋思》诗非常多,这首《秋思》一反常态,褪去悲秋之老生常谈,流露出自然、闲适、淡雅之情,顺其自然、静度流年,有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之感。

第6名 “南浦凄凄别,西风袅袅秋”
此句出自唐朝白居易的《南浦别》
南浦凄凄别,
西风袅袅秋。
一看肠一断,
好去莫回头。
这是一首五绝,传神地刻画出送别过程中的细节,凄凉的景色中蕴含依依难舍的深情,别意绵长,溢出满纸,无止无休。

第5名 “多少绿荷相倚恨,一时回首背西风”
此句出自唐朝杜牧的《齐安郡中偶题》二首其一
两竿落日溪桥上,
半缕轻烟柳影中。
多少绿荷相倚恨,
一时回首背西风。
这是一首写秋日暮景的七绝,精妙地利用拟人手法,通过落日烟柳之景、绿荷西风之状,组合成一幅意象清幽、情思绵延的图画,很富有诗意。

第4名 “琪树西风枕簟秋,楚云湘水忆同游”
此句出自唐朝许浑的《秋思》
琪树西风枕簟秋,
楚云湘水忆同游。
高歌一曲掩明镜,
昨日少年今白头。
这是一首七绝,感慨世事无常,人生易老。“琪树西风枕簟秋”点题,借秋景起兴,情景交融,抒发时光如白驹过隙,岁月难留之情。
全诗写景、状物、抒情俱佳,感慨满怀,读来令人感同身受。

第3名 “朝元阁上西风急,都入长杨作雨声”
此句出自唐朝杜常的《华清宫》
行尽江南数十程,
晓风残月入华清。
朝元阁上西风急,
都入长杨作雨声。
这首诗有几个版本,以此版本为最常见。这首诗韵味十足,华清宫萧瑟情景中,作者触景生情,感慨历史变迁,满篇凄凉,令人回味。

第2名 “飒飒西风满院栽,蕊寒香冷蝶难来”
此句出自唐朝黄巢的《题菊花》
飒飒西风满院栽,
蕊寒香冷蝶难来。
他年我若为青帝,
报与桃花一处开。
这是一首很狂的托物言志诗,狂情满纸,黄巢说到做到,虽然最终起义失败,但没有辜负这份狂情。

第1名 “西风吹老洞庭波,一夜湘君白发多”
此句出自元朝唐温如的《题龙阳县青草湖》
西风吹老洞庭波,
一夜湘君白发多。
醉后不知天在水,
满船清梦压星河。
这首七绝是一首纯以意境取胜的诗,堪称“西风”诗的压卷之作。
秋风吹起洞庭波,如同皱纹一般,似乎湘君一夜之间变老。“醉后不知天在水,满船清梦压星河”更是意境无敌,令人如痴如醉,这种意境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

史上最精彩的10首“西风”之诗分享完了,毫无疑问这10首诗中的“西风” 全是指秋风,这10首诗都很有意境,值得细细品读。。